
12月28日中午,“讲述西迁故事,传递前行力量”—— 西迁精神学生微传递活动启动仪式在学校博物馆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主要通过青年学子讲述西迁故事,传递情怀、传递能量,以跨越时空的宣讲,让西迁精神照进前行筑梦的路上。档案馆、博物馆副馆长李一鸣,学工部、宣传部、校团委、研工部相关同志出席会议,交大解说团/西迁社、春秋社、筑梦社的学生代表参加会议。
11日30日,西安交通大学15位老教授写信给习总书记写信,汇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体会和弘扬奉献报国精神的建议。习总书记对此做出重要指示,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为了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交大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加快推动“双一流”建设,档案馆/博物馆(校史中心)、宣传部、校团委主办,组织部、研工部、学工部协助筹划此次“西迁铸魂,筑梦中国”主题微宣讲活动。
“讲述西迁故事,传递前行力量”—— “西迁精神”学生微传递活动以交大解说团/西迁社、春秋社的骨干代表为主力,筑梦社承担组织宣传工作,旨在通过多种宣讲形式展现交大西迁的历史细节,解读“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通过生动形象的人物解读,带动全校学生对西迁精神的学习热情,自觉践行“西迁精神”。
档案馆、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杨凌分别从成员构成、活动内容、工作计划、组织保障等几个方面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工作筹划及推进情况。
基于对微宣讲团的了解,13位学生代表分别介绍自己的宣讲主题及宣讲思路。曾担任交大解说团团长、现就读于电气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博士生刘凡说:“虽已很长时间没有解说交大西迁史了,但西迁历史纪念馆的展板还依然历历在目,从党中央国务院号召西迁,到西北考察团来到西安,西北人们拿出他们珍贵的鸡蛋、苹果招待上海的客人……我想通过整个西迁的历程带领大家感悟西迁精神”;而来自解说团的就读于能动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的博士生李琛玺则是选择以她所在学院的泰斗级院士陈学俊院士为切入点,通过陈学俊院士支持西迁的故事来展现西迁的背景;来自春秋社、外国语学院日语42的高琰琛则是将西迁前后的五年时光串成一条线,通过整体来看交大西迁......
与会领导及指导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宣讲主题及思路进行总结、点评。学工部思政教育主管顾蓉指出:“不同的同学能从不同的切入点来多角度的解读交大西迁有利于我们活动的开展,能够起到很好的传承弘扬的效果。”校团委副书记梁辉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宝贵意见:“宣讲的时候要注意一些词语的准确表达,要更加准确更加严谨地解读交大西迁故事”。宣传部理论教育主管陈晨则对宣讲团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宣讲相关的培训,尽可能多得熟记整个时代背景下的历史,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讲好解读好”。其他老师也分别给出了自己得指导意见,使得到场同学更加明确了自己宣讲中存在的问题。
会议最后,档案馆、博物馆副馆长李一鸣指出:“西迁不仅仅是我们交大的西迁,在陕西境内也有其他学校的西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能有自己的特色,这就是我们宣讲团的使命所在,我们不仅要准确生动地解读交大西迁历史、弘扬西迁精神,更要讲出我们西安交大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