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晚上,西安交大“教授进中学”科普讲座活动走进西安市铁一中,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教授为铁一中学子带来了一场题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石”的科普报告。至此,2017年“教授进中学”科普报告活动已完成151场。

管院士开篇即向同学指出,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世界科技的前沿,是半个世纪以来影响最广泛、发展最迅速、创新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它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与能源、环境、生物、材料、航空航天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正在孕育新的科技革命。
管院士具体介绍了信息科技的研究对象、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运用。信息连接人、物、务后,实现了网络化和智能化,智能终端、智能家具、智能楼宇、智能工厂、智能城市开始出现和发展,并极大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样貌。例如,传感器网络与射频识别技术相结合,就能全程监控物流和生产设备制造,将会彻底改变工厂自动化生产的模式。再如,信息网络连接设备、机器组成物联网,可以将几乎所有的生产和生活的领域纳入网络。信息网络与传统电网连接,组成智能电网,可以实现电力生产、传输和使用的智能调控。城市CPS作为基础设施,可以实现舒适、便捷、安全、节能、环保的城市规划与优化运行。
当然,万物联网后也就出现网络安全问题,这将不仅仅威胁虚拟空间的安全,也威胁到实际生产和生活。管院士也介绍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安全问题,他以CPS发展史上几次重大安全事故为例,指出了确保CPS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随后,管院士介绍了信息技术在高超音速与空天飞行器、深海潜艇、智能机器人等几个具体项目上的应用。当他得知铁一中在艺术尤其音乐教育方面独具特色时,他为同学们播放了自己组织、策划及参与演出的“科学与艺术的交汇”交响音乐会片段,并简单提及了他领导的科研团队利用数学方法分析古典音乐作曲的相关研究。最后,管院士鼓励同学们到西安交大来读书,再从西安交大走向世界。

报告由铁一中庆群校长主持,她表示,要成为国家栋梁,科技创新精神、意识与能力培养至关重要。报告开始前,管晓宏院士和庆群校长共同启动铁一中校园科技节。
管晓宏院士现为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院长,是我国系统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IEEE Fellow,长期从事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他针对能源、电力和互联网等网络化系统,提出了系统优化、物理安全与信息安全的新理论与新方法,解决了多个公认难题,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为能源电力等系统的提效节能和保障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授进中学”旨在加强学校与生源基地中学的联系,提升学校在中学的认知度,传播学校先进教育理念,展示学校优秀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开阔中学生视野,激发他们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帮助他们未来合理选择专业。
今年以来,招生办与各学院招生组加大活动组织力度,学校领导亲自指导,各学院领导及教授也对活动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提升了活动规模和质量。王树国校长专赴浙江开展讲座,管晓宏院士、能动学院严俊杰院长、电气学院李盛涛常务副院长、生命学院刘建康院长、人居学院顾兆林常务副院长、长江学者王秋旺教授、长江学者苏光辉教授等知名教授均为中学生作了精彩讲座。2017年截至目前,已有43位教授为142所中学带去了151场科普报告,数万名中学生受益。

王树国校长在浙江杭州学军中学作报告

能动学院院长、长江学者严俊杰教授在湖北襄阳四中、襄阳五中作报告

电气学院常务副院长李盛涛教授在四川绵阳中学作报告

生命学院院长刘健康教授在广西桂林中学和桂林第十八中学作报告

人居学院常务副院长顾兆林教授在青海湟川中学、西宁二中、青海师范大学附中作报告

能动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王秋旺教授在广东广州市第二中学、国华纪念中学作报告

长江学者苏光辉教授在甘肃西北师范大学附中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