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oeR/i_top_xjtu.jpg
新闻网首页 交大首页
主页新闻 综合新闻
教育教学 科研动态
外事活动 招生就业
院部动态 多彩书院
校园生活 思源讲堂
人物风采 校友之声
医疗在线 社会服务
媒体交大 新闻纵横
新闻专题 图片新闻
视频交大 理论园地
信息预告 校园随笔
 
 

【交大力量】他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记微纳中心单智伟、马恩、李巨优秀导师团队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 2017-09-27 11:53 点击:

微纳中心于2009年成立,是在原材料学院院长孙军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同仁们的鼎力帮助下,由马恩、单智伟、李巨三位“千人”教授领衔搭建的科研团队。

“三驾马车”引领“锐气”团队

精诚合作的“三驾马车”。马恩教授、单智伟教授、李巨教授三位千人学者都是国际学术精英,从好朋友成为“合伙人”,他们仨是微纳中心团队当之无愧的精神领袖。“我本优才”——在创立微纳中心前,马恩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金属材料领域的国际顶尖学者;单智伟是美国海思创纳米力学仪器制造公司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精通微纳米尺度材料原位研究技术;李巨是美国宾州大学的教授(后被聘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世界材料学领域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解他们的人都说,三人是“智能互补”:马恩“火眼金睛”,洞悉问题的本质和价值;单智伟“雷厉风行”,设计各种实验将想法变成现实;李巨“足智多谋”,迅速分析提炼出要点和重点。

源源不断的“援军”补给。微纳中心既有2013年加入,把液态金属电池技术引入国内,与学生同吃同住三个月建成电池专业实验室的宁晓辉老师;也有2014年初回国,主攻材料辐照的力学效应相关研究,短短三年就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Nano Letters, Advanced Materials等著名学术期刊以通讯作者发表多篇文章的韩卫忠老师;还有2015年加入微纳中心,从事有关相变材料的基础研究,已组建由三名博士生,两名硕士生,三名本科生组成的电子材料小组的张伟老师。既有“青年千人”陈凯老师,常常凌晨两三点指导“昼夜颠倒”但怀着极大科研热情的本科生寇嘉伟,但短短半年,寇同学已经申请发明专利三项,正在撰写英文论文;也有富有极大科研热情,自2012年以来在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Acta Mater.等一流期刊上发表文章的“知心姐姐”王章洁老师;还有讨论问题一针见血,手把手教学生的田琳老师,执着于材料科学研究的刘博宇老师,亦师亦友的解德刚老师……

亦师亦友育桃李,众多年富力强的青年学者教研寓乐、互助互伴、共同成长,形成了“锐气逼人”的微纳中心。2010年至今,微纳中心已发表署名文章91篇,其中以中心学生为第一作者的文章30篇,包括权威期刊Nature 1篇,Nature Materials 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6篇,PNAS 2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篇,Nano Letters 1篇,NPG AsiaMaterials 1篇,ActaMaterialia 5篇等。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授权发明专利12项。其中3项发明专利使用权转让费合计100万元(两项30万,一项40万),获得300重大校企合作横向课题一项。

CAMP-Nano团队“快乐科研”

团队以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备独立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国际通用人才”为目标,以生日会、传统节日、外出参观等文娱活动充盈内心,积极培育“Happy team”文化,信奉“尊重与公平”原则,师生互相学习,携手共进。目前团队在读研究生42人(22名博士生和20名硕士研究生,其中有4名国际留学生),本科锻炼生22人。毕业研究生37人,其中45%在国内外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研究所深造,55%就职于包括施耐德、通用、华为、壳牌、基恩士、陕汽、宝钢、等知名企业。

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培养”。2013年5月以中心为依托成立了“微纳党支部”,先后在2015年、2016年被评为校级五好示范和先进党支部。为培育学生“精勤求进”的工作习惯,在全院甚至全校率先实行起年休假、考勤、组会周报告等团队制度,保障学生自觉行动、团队有序运行和管理。

首创“夏令营”学生招募模式。中心自2011年6月率先发起面向全国理工院校本科生的“夏令营”活动,宣传、展示团队,选拔优秀学子,获得来自国内19所包括浙大、北航、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学子关注,2013年活动扩展至学院,成为材料学院的招生品牌活动。

聚集“优秀导师”智力资源,实行“集体导师制”和“一对一导师制”相结合方式。坚持研究生培养流程学术化、细节化、规范化。第一步,“选课题”确定方向,鼓励学生积极获取组内各研究方向或课题信息,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结合导师建议选择研究课题。第二步,“例会制度”确保质量。团队形成了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学术交流方式,如一周一次的学术小组会,亲获导师指导;每月第一周的周五的大组例会,学生自己组织、全体协作、融通知识,传播经验;博士生午餐会,实行轮值主席制,博士生唱主角,邀请教师、实验技术和行政人员代表参会、协商组内前沿问题;周总结制度,个人总结汇报,群组文件共享,导师在线评阅。最受期待的是每年两次学术盛会接轨国际学术前沿,6月份的“微纳尺度材料性能国际研讨会”拓展国际视野,12月份的全组年终总结会,交流汇报科研进展,分享一年的成长与感悟。

对于微纳中心的未来,单智伟、马恩、李巨“三驾马车”很有信心。单智伟说“我们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世界一流,要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通用型领军人才。”李巨说,“我们从材料的制备到表征已经是国际一流水准了,而且是一个非常有战斗力、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团队。” 马恩说,“交大的支持是巨大的。我们感觉这里像个家一样,有很高的认同感。”

微纳中心团队同仁都说,“我们要走在领域的最前沿”,因为,他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作者:研究生院 叶 妮 徐 渭
编辑:力 行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信息预告 更多
 
 
栏目新闻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   微信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陆 | 新闻流程
  版权所有:西安交大校园文化管理办公室 网站建设: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 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