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oeR/i_top_xjtu.jpg
新闻网首页 交大首页
主页新闻 综合新闻
教育教学 科研动态
外事活动 招生就业
院部动态 多彩书院
校园生活 思源讲堂
人物风采 校友之声
医疗在线 社会服务
媒体交大 新闻纵横
新闻专题 图片新闻
视频交大 理论园地
信息预告 校园随笔
 
 
交大食堂土法馒头机诞生记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 2015-06-17 16:34 点击:

1955年,18岁的李向丰告别家乡山东省寿光县农村,只身来到上海,成为交通大学一名临时工。1956年转正后随交通大学西迁队伍来到了西安。

刚到西安的时候,李向丰的任务是为食堂办的养猪场运送泔水,面对又臭又脏的工作,李向丰总是乐呵呵的,这得益于他在山东农村老家的经历。苦人家出身的孩子,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在食堂工作的十年里,他早晨五点钟起床到食堂,两个多小时后就把300斤的面粉压成了面条。压完面条以后,还要煮面、烧菜、卖饭。早餐结束以后,又开始忙中午的活,这样忙碌一天,直到晚上七八点才能下班。食堂每周两次的卫生大扫除,在许多人眼里是个苦差事,可对于李向丰来说这只是小菜一碟。他是那种不怕干活但闲下来却难受的人。那时候,每周只有一天休息时间,往往还要用半天时间参加义务劳动或者开会。遇到到粮库买粮这种事,李向丰就特别兴奋,他能扛起两百斤重的大米包像飞人一样往返于粮库和车辆之间。大家说他是个大力士,他笑笑说这比在家乡农村要轻松多了。解放了,人人都有当家做主人的感觉,李向丰也一样,浑身总有一种使不完的劲。领导觉得这个小伙子不错,既朴实厚道,又勤奋踏实,于是选派他和另外一名同志读速成中学,精心培养这个爱学习又肯钻研小伙子。

1967年李向丰被领导安排到食堂修配组,专门从事饮食机械修配工作。他不懂就学,不懂就问,勤学苦练,刻苦钻研,很快掌握了焊接、切割、钳工铆工等方面的知识,成为一名技术熟练的钣金工,后来还担任了修配组组长。

最难忘的是1969李向丰和他的伙伴在交大食堂研制馒头机的事。那年李向丰和几个同事一起参观西北工业大学食堂。期间看到一张馒头机的图纸,西工大的同志说,以前只知道国外有馒头机,但谁也没见过。我们也是偶然得到这张图纸,我们想按这张图纸制造馒头机,但试了很多次都失败了。馒头机?还有生产馒头的机器?李向丰以前闻所未闻,他兴奋了,他是个愿意向困难挑战的人。馒头机既可减轻炊事员的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我们何不试制一台?他向西工大的同志索要了这张图纸,说让我们回去试试。回学校以后,他和周其松、毛德亮、林国才等同事,对图纸进行琢磨研究。李向丰文化不高,图纸有很多地方看不懂,这让李向丰很是挠头。可李向丰就是李向丰,他不懂就问,反复试验,按照图纸的要求,画了写,写了画,把材料拆了装,装了拆,就这样不知试验了多少次,一台土制馒头机的样品终于问世。样品试制成功以后,李向丰和他的同事把这台馒头机搬到食堂进行实地演练,结果出笑话了,蒸出的馒头大小不均且常常卡壳,怎么办?是不是就此罢手?李向丰是不甘轻易认输的人,外国人能造出馒头机,为什么我们就不行?于是他跑到图书馆向书本请教,又跑到交大机械厂向机械师傅请教,机械厂的同志看见李向丰他们来了,开玩笑说“食堂想造馒头机的土八路来了。”李向丰笑笑,也不解释什么,他自己动手修改图纸,加工零件,经过长时间的钻研攻关,西安交大的馒头机终于制造出来了。别看这台馒头机样子显得有点粗笨,用起来可比手工快多了。生产出的馒头大小均匀劲道可口,且操作简单,清洁卫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这台土制的馒头机,在食堂工作很多年,直到被现在的炊事机械生产线所替代,为交大饮食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馒头机生产出来以后,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李向丰和同事们又陆续制造出了双层大蒸汽锅、绞肉机、切片机等。这些自制的机器经济实用,很受炊事员欢迎。

由于李向丰和他的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交大食堂的机械化程度得到了空前提高,在西安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李向丰本人也因此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受到学校的表彰。

作者:王雅正 吴新兵 韩国利
编辑:星 火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信息预告 更多
 
 
栏目新闻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   微信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陆 | 新闻流程
  版权所有:西安交大校园文化管理办公室 网站建设: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 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