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oeR/i_top_xjtu.jpg
新闻网首页 交大首页
主页新闻 综合新闻
教育教学 科研动态
外事活动 招生就业
院部动态 多彩书院
校园生活 思源讲堂
人物风采 校友之声
医疗在线 社会服务
媒体交大 新闻纵横
新闻专题 图片新闻
视频交大 理论园地
信息预告 校园随笔
 
 
【医学梦 恩师情】我的老师
——记一附院潘承恩先生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 2017-09-08 18:17 点击:

记得年轻的时候,有一次教师节到了,我发短信给老师,祝老师教师节快乐,潘老师回复:“学高为师 身高为范,以此共勉,小刘老师教师节快乐!”这条信息在我的手机上保存了很久。现在,每当教师节来临,都会想起老师的教诲,我都会用这句话回复我的学生-—“学高为师 身高为范 ”。在第33个教师节、在医学教育80岁生日来临之时,仅用一篇短文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感谢!祝所有的老师健康、平安、幸福!

用这个题目真的是平淡无奇,在提笔的时候我也想过文艺的辞藻,但又总觉得没有任何词语比“老师”更能形容潘承恩教授对我的点拨与指导,且更能表达我内心的感恩。潘老师是我的博士生导师,是我人生路上众多老师之中的一位,而在我心里,无论有没有当他的学生,无论是否已退去稚嫩的面庞,不论何时,不论何地,他依然是我的老师,也是我众多学生的老师。之所以这样说,不仅仅是出于尊重,而是有着发乎于心的认同和敬仰。于我,他是学术研究的领路人,更是我医疗工作和精神的坚实后盾。他无私的帮助和崇高的医德境界,为我和我的学生们树立起了看得见的榜样。

道高德重,堪为楷模

老师毕业于西安医学院医疗系,我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校名的更迭是年代的交替,可老师在艰苦条件下努力和执着做学问、做临床、带学生的故事,感染和激励了我的成长。老师的英语很好,包括口语,可传说中俄语流利的老师,为了去美国学习,在英语零基础的状况下,用半年余的时间就将英语成绩提高到了90分。有幸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现代移植之父”T.E.Starzl所在的器官移植研究院研修,是老师的幸运更是第一附属医院肝移植的幸运,作为T.E.Starzl教授团队中唯一的东方人,老师扎实的外科功底和临床思辨能力,以及卓越的敬业精神赢得了T.E.Starzl的称赞,老师不仅取得了外科助理教授,器官移植研究室研究员,还拿到了美国医师临时行医执照。Starzl教授的曾想挽留老师留下了,但老师依然回来了。后来,有一次闲聊时老师告诉我们,在国外更加感觉到作为中国人的荣耀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而且出国之前,老师的老师刘绍诰教授也曾告诉他,“学成之后一定要回国,报效国家,回报医院。”一颗赤子心,一个对老师教诲的谨记,他毅然决定了回国。在老师回国的行李里,有的只是他用自己的生活费买的肝移植手术器械和血管缝线,还有外科、移植书籍,这沉甸甸的行李盛装的是一附院肝移植的希望。

回国后,他把自己在国外学习以及领悟到的理念用于医院肝胆外科的发展。众所周知,肝癌发病率逐年增高,面对一些难以切除的瘤体血流阻断势在必行,但是常规阻断方法可能会导致肝脏缺血性损害,甚至肝衰竭,手术风险极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师翻阅各种文献书籍,1985年潘老师带领着我的师兄们进行肝脏精细解剖研究,不断创新现有技术,试图寻找一种能够精细阻断手术切除区但不影响正常肝脏血供的方式以突破这一临床难题,经过多年努力,他们首创的Glisson蒂超选、序贯、联合阻断的肝脏切除技术,让精细阻断成为现实。使中晚期肝癌围手术期死亡率由6.0%降至0.5%。而后团队又提出“局部治疗以减低损伤和降期后二次切除”的新技术,为肝癌患者带来生的曙光。在1988年老师又率先提出并实践采用经肠系膜上静脉插管到肝内靶血管的方式,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行肝动脉与门静脉支分期栓塞术,对缓解患者症状,延长寿命,使肿瘤缩小以及二期手术切除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被世界各国医生学习与借鉴。1997年在老师的支持下科室乃至全院的腔镜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腔镜手术的比例逐年升高,已达国内领先水平,同时也为我们目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成归国后,老师始终想在西北地区开展世界先进的肝移植技术,于是老师在肝胆外科组建肝移植团队,放手发动年轻医生,当时的我也有幸融入了这一集体,在老师的教诲中,受益至深。老师不怕困难不怕麻烦,亲自带领我们解剖实验动物,教给我们他在国外学会的各种移植技术,每一个日日夜夜和我们一起分享,终于在他的支持下我院2000年成功实施了西北首例临床肝移植术,到目前肝移植数量及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在国内名列前茅。这些成绩有目共睹,这也和潘承恩老师的付出密不可分。

亦师亦友,教书育人

俗话说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师是肝胆外科的一大宝藏,也是我人生路上的贵人,教会了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老师非常儒雅,有着茂密的头发和深邃的眼神,总是和颜悦色的对待周围的每一个同事、每一位病患,查房时会走到床头亲切温和询问病情,病人们都非常爱戴他,即使现在,病人们还是以一传十的慕名前来求医。老师经常教导我们“患者是第一位的”,只要把病人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病人才能管好,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医生,希波拉底誓言“总是安慰”亦是如此。现如今的老师76岁高龄,仍然坚持在临床一线,每周定期准时出门诊,提早参加大查房及SICU查房,从来都是早早的到,有重要的事情不能参加还会很抱歉的认真给大家请假。记得有一天老师主动来到SICU给小林医生交党费,老师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小袋子,慢慢拿出一张张事先准备好的党费的时候,真的是让我和在场的年轻人很感动,老师勤俭、朴实、善待他人的行止,让我和我们SICU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尊敬。

SICU成立初期,老师非常支持,给予了能力范围内最大的无私帮助,目前SICU日益进入正轨,承接了医院大量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工作,不管是危急时刻还是棘手的问题,第一时间想到是我的老师。每周三早晨老师都会坚持来到SICU进行查房,床旁指导SICU年轻医生的工作,为他们提供自己在危重患者治疗方面的经验及教训,老师从不避讳谈及失败,但也会鼓励年轻人多总结经验,全力抢救,不要抛弃也不放弃任何一个病人;老师对待问题非常严谨,SICU的病人经常也会有一些罕见内科相关疾病,有时候也会难住老师,但老师会很认真的回去查阅文献、书籍,为年轻人做出合理正确的解答;很多时候,看着老师弯着腰亲自在床头为危重病人换药,指导年轻医生应该注意的地方,让我仿佛看到了年轻时被老师悉心指导的自己,只是现在的他已背有点驼,两鬓有些白。

至于手术,老师总认为是一种享受,他说你只有爱它,才会像设计师、艺术家创作一般,能够理解深入,解剖清晰,止血严密。看他做的手术犹如在看一本制作精良的图谱。他经常说:“年轻大夫要勇于创新,上级大夫要勇于承担。”,鼓励我们大胆创新,和他一起上手术的时候,他也不会过多的干预我们的想法,而是耐心的指导并且有理有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的利弊,让人印象深刻但又不会胆怯紧张不敢下手。直到现在,每每手术遇到危机情况,无论在哪里,电话响了病人一定是第一位的,老师会放下手头的事情全力帮助年轻的医生们处理棘手问题,帮助病人渡过难关。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老师都是疾步着来到手术室,以最快的速度投身现场,帮助指导,手术结束还会和大家分析思考问题的原因,总结下次这样类似的情况应该如何应对,如何避免。他毫无保留的倾囊相助,让我乃至更加年轻的医生们不断地成长,大受裨益。

老师治学严谨,思维缜密,谈古论今,从文献到经验,从病生机制到临床治疗,逻辑清楚明了,老师教导时稍不专心,可能就错过了很多书上学习不到的知识。这一点可能也影响着我,总是觉得自己读的书不够多,总是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潜移默化的鞭策我更加进步。读研究生期间,老师会让我手抄许多的他写的即将投稿的文章,在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文章写好之后是要手抄一份整洁的再去投稿,当时的我觉得每天抄这些有什么用?好浪费时间的,但抄着抄着渐渐地思维发生了转变,我开始独立的思考一些科研方面的问题,慢慢习惯了发现临床问题,形成了所谓的科研思维,才知道这样的“苦”差于我,是老师多么的用心良苦。现在查阅文献,翻书看杂志成了习惯,这些都源于老师对我的影响。

“大医精诚”,潘承恩老师真正践行了“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给患者所需”的从医理念,全身心投入医疗事业,也真正具有教书育人,堪为师表的大医风范。在前辈的奉献中鼎立,亦将在我们以及更加年轻一代中发展弘扬,继续创造出一个个有关生命延续的奇迹。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老师——潘承恩教授,祝福老师健康、幸福!

【潘承恩老师简介】潘承恩,1941年11月10日生于河南省偃师市,现就职于我院老年外科(干四病区),主任医师、外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第八、九届人大代表。1964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医疗系(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分配到我院外科工作。1985-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 T E . Starzl 器官移植研究所研修时获外科助理教授,器官移植研究室研究员和临时行医执照;在新加坡、德国、香港、台湾研修医院管理;在德国学习微创外科。199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救灾防病'先进工作者,1993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科学工作者,1999年被选为全国优秀院长。对肝癌、肝血管瘤,复杂胆道手术,门脉高压症,重症胰腺炎及临床肝移植都有一定的造诣。在中德医学会等数十个学术团体和刊物兼职。2000年成功实施了我院第一例减体积原位肝移植术。作为项目负责人,曾获得国家863计划CIMS工程、卫生部重点学科项目、卫生部临床科研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其他课题资助1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4项;主持或参与编写的教材和专著共11部,在国际发表论文4篇,国内发表论文156篇,为全国高等教材第五、六、七版《外科学》编委会委员。

作者:一附院 刘昌
编辑:力 行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信息预告 更多
 
 
栏目新闻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   微信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陆 | 新闻流程
  版权所有:西安交大校园文化管理办公室 网站建设: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 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