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oeR/i_top_xjtu.jpg
新闻网首页 交大首页
主页新闻 综合新闻
教育教学 科研动态
外事活动 招生就业
院部动态 多彩书院
校园生活 思源讲堂
人物风采 校友之声
医疗在线 社会服务
媒体交大 新闻纵横
新闻专题 图片新闻
视频交大 理论园地
信息预告 校园随笔
 
 
【医学梦 恩师情】医道耕耘满甲子 妙手仁心绣春风
记我的老师——杨庆余教授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 2017-09-08 16:23 点击:

我很荣幸在个人的从医路上遇到了一位仁心仁术的启蒙老师——杨庆余教授。杨老师早年毕业于齐鲁医学院,先后在我校第一、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工作,他开创了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新时代。至今,杨老师从医已逾甲子,他的点点滴滴已经深植并影响着神经外科的一代代年轻人。

杨庆余教授指导手术

杨庆余教授,主任医师。曾任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陕西省分会副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6年在西安交大二附院正式组建了神经外科并担任首位科主任,大力开展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使西安交大二附院神经外科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最早开展显微神经外科的单位之一,并且以其精湛的技术为二附院赢得了声誉。从事神经外科医、教、研工作四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多年来培养了大批神经外科医生,有些已成为所在医院神经外科的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颅脑损伤、脑血管病、颅内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曾任《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现代肿瘤医学》等杂志编委,出版论著、教材四部, 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视病患如亲人 无微不至

我于1992年毕业留校分配至二附院神经外科工作,当时病房收住的患者大多来自陕西及周边地区的农村,经济条件很差。杨老师每次查房不仅仅在病情分析上深入细致,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地是他对患者的关怀和体贴。记得一个山西脑膜瘤患者,杨老师查房时看到户外窗台上晾晒着已经有些发霉的干馍,得知这就是患者家属每天的干粮时,杨老师严肃地对我们说:“患者治病不容易,家里经济负担很重,我们要实实在在地关心患者,既要治好病,还要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后来的几天里,我不止一次看到杨老师带给患者家属一些吃的,正是点滴见仁心。

1986年杨庆余教授书写的脊髓瘤患者手术记录

我们作为一线住院医师,几乎每晚10时至12时都会接到杨老师的电话,询问手术病人和危重病人的病情的电话。我第一次值班接到这样的电话时,杨老师先是表扬我忠于职守,接着要我回答病区患者的整体情况如何?术后患者和重危患者的意识情况、血压、脉搏、呼吸、瞳孔、引流液的量和性状、语言、肢体功能等……我当时只答出了一部分。杨老师耐心地讲:刚刚参加工作,就要把“临床”两个字做到位,当个好医生要多到患者床边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我一一地按照杨老师的要求完成了问题的回答,并认真地做好了病程记录。就是这样一个电话让我明白了何谓临床无小事,明白了做一名住院医生的基本要求,感受到了一名医生对患者的牵挂,至今难忘。

攻克手术禁区 如痴如醉

九十年代初,病房收治了一例斜坡脊索瘤患者,肿瘤顺着斜坡匍匐生长,压迫脑干。当时,脑干还是神经外科的手术禁区。患者四处求医无果。杨老师决定选用经口咽入路为患者切除肿瘤。杨老师组织我们查阅文献,并利用周末时间在学校解剖教研室严格模拟了手术入路,测量斜坡切除范围,对手术入路、操作程序、解剖、术后管理等问题一一研究。经过充分的准备,手术顺利完成,这是我省首例经口咽入路斜坡巨大脊索瘤切除术。手术持续进行了十余小时,手术期间,助手在轮换,而杨老师自始至终,两眼紧盯显微镜,双手一直在娴熟的重复分离、止血、吸引的动作,直至肿瘤完整切除。

1994年延颈髓患者当时手术场景

此例手术被各大媒体报道,同行和社会大加赞扬。手术禁区不再成为禁区,这不仅仅意味着医者的成功,更为此类疾病的患者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时至今日我仍然会惊叹在当时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杨老师竟完成了如此壮举。究竟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杨老师和神经外科人砥砺前行?我在杨主任与同行的一次交谈中找到了答案:“每次看到病人和家属就医时祈盼无助的眼神,我就想为病人做些什么,解决一点问题”。

潜心临床研究 福泽患者

从医者常讲:要学会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其实,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杨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在临床工作中时刻不忘为患者着想并且身体力行的好医生。

记得九十年代,有一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中需要去骨瓣减压,通常情况下是将颅骨骨瓣直接弃去,待患者康复后,再用人工材料修补成形。而这台手术,杨老师将患者颅骨包埋在患者左下腹壁下,让患者“自己保管”,二期再取出来行颅骨成形。杨老师讲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减少人工材料的排异反应和昂贵费用;二是避免了超低温保存颅骨过程中一些不确定因素;三是该方法简单实用,非常可靠。这项“颅骨自体包埋颅骨成型技术”曾以临床应用性研究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亦得到了很好地推广应用,实实在在地让患者得到了实惠。

还有一例1994年收治的患者,我永生难忘。这是一例不完全性四肢瘫的中年男性患者,曾因吞咽困难入住其他医院,钡餐透视时碘剂大量进入气管形成吸入性肺炎,经检查发现延颈髓病变,被初步诊断为“延颈髓内胶质瘤”。患者全家走遍多家大医院,都建议保守治疗。患者和家属不甘心,遂慕名来找杨老师,杨老师收下了这名患者,并且决定为之手术。那个年代,延颈髓手术无异于“刀尖上跳舞”,风险极大。那个时候还没有神经电生理监测,如何及时了解术中对神经功能的影响、避免损伤?杨老师大胆地设计了清醒状态、经鼻插管、局麻下施行手术的方案。可是,术中即便清醒,患者也没法说话呀!杨老师想到了聋哑人的手语,便给我布置了任务,为术中与患者沟设计一套手语。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患者右手可以用简单的手势表示回答问题时,我们与患者共同设计了一套简单的手语,并在术前不断的训练,直到熟练。手术中,为了及时观察到患者的面部表情,还在术者对面摆放了一面镜子,这样,术者可以从镜子里看到患者的表情。就这样,一台清醒插管、局麻下的延颈髓手术顺利完成。幸运的是,术中在显微镜下沿后正中切开延颈髓背侧时发现病变竟然不是肿瘤,而是延颈髓空洞症(术后病理检查也证实了这一诊断),于是,杨老师在空洞内植入一根细的分流管,手术顺利完成,这也是我省首例延颈髓空洞症的手术治疗。手术结果对患者而言简直是天大的惊喜!术后患者恢复非常顺利。看到患者逐步的进食、肢体功能恢复、自由行走,作为手术的参与者,欣慰而自豪。患者很快就回到了工作岗位。这台手术的一些照片至今仍被我保存着,每次看到,都会想起那段过程,也为患者庆幸:如果没有杨老师的胆魄、智慧和经验,怎么会有后来的柳暗花明和皆大欢喜?

杨老师生于1933年,今年耄耋有加,在医疗战线奋斗了60多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现在仍然在临床一线指导神经外科的临床工作。作为学生,看到了老师的满头银发,亲身感受着老师不辞辛苦、精勤育人、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我们这些学生们时常会谈及杨老师在平凡岗位上做到的不平凡,我想这些不平凡正是源于老人的初心和为初心所做的不懈努力,正是源于老人的医学人文情怀和钟情人文情怀所付出的点点滴滴;正是源于老人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和为技术革新的艰苦探索;正是源于老人对患者的仁慈关爱和为患者全心全意服务的真情所在。“种春风惠百姓初心浩然”,多少岁月如一日,春夏秋冬苦与乐,作为学生,我们能够在这样一位脚踏实地、志存高远的老人身边学习和工作,幸甚至哉!

作者介绍:巩守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兼任陕西省神经外科学会常委及青年委员会副主委,陕西省神经外科学会内镜学组副组长,西安市神经外科学会常委,陕西省康复医学会颅脑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学伦理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整合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人文医院分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从事神经外科工作与基础研究二十五年,擅长颅内和椎管内肿瘤、畸形的手术治疗以及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等疾病的救治;将“中西兼顾、标本兼治”的原则用于昏迷病人的康复治疗,效果良好;在地质灾害、突发事件等应急医疗救治中表现突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著多篇,参编译著1部,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参编全国统编教材2部。

作者:二附院神经外科 巩守平
编辑:力 行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信息预告 更多
 
 
栏目新闻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   微信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陆 | 新闻流程
  版权所有:西安交大校园文化管理办公室 网站建设: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 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网络带宽